中国纺织机械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暨七届二次常务理事会在浙江杭州召开。一年一度的理事会是纺机企业了解行业市场信息、共同探讨和制定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平台。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会长王树田、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及有关专家深入分析了新常态下纺机市场形势变化以及行业发展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十三五”行业发展思路。
回顾2014:科技进步成绩明显
尽管在我国纺织工业增速降低、内需市场下降的情况下,2014年纺机行业发展变缓,但全行业坚持自主创新,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科技进步成绩明显,收获了众多科技成果。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副会长李毅介绍,中国纺机协会对61家有技术代表性的骨干企业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企业产品研发不断取得成果,产品竞争力进一步得到了提升。据调查,纺织机械制造企业的技术人员占企业员工总数的平均比例为24.2%,其中,高级职称人员占3.7%,中级职称人员占7.4%,初级职称人员占8.2%,其他技术人员占4.9%。企业技术开发投入金额占企业当年销售额的比例平均为5.9%。
2014年,国产纺织机械新产品共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3项,全国各地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5项,地市级成果奖21项。由山东康平纳集团有限公司、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和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完成的“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使我国成为世界首家突破全流程自动化染色技术并实现工程化应用的国家,摘得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由江苏凯宫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原工学院、江南大学、上海昊昌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和河南工程学院联合完成的“高效能棉纺精梳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项目研发出的棉纺精梳机速度达到450钳次/分,在产品适用性、节能方面也有建树,获得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由天津工业大学、天津泰达洁净材料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宏大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完成的“新型熔喷非织造材料的关键制备技术及其产业化”项目在新型熔喷非织造材料的关键制备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建成了国内首条双组分熔喷生产线,获得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4年,纺织机械重点企业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21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576项;已申请发明专利54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225项。
此外,2014年共有6家企业申报中国纺织机械产品研发中心,最终评出2014年度5家中国纺织机械产品研发中心。这5家产品研发中心为: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的精梳机梳理器材产品研发中心、广东丰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剑杆织机产品研发中心、绍兴市水富纺织器材有限公司的喷气织机用异形筘产品研发中心、浙江日发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转杯纺纱机产品研发中心、山东康平纳集团有限公司的纱线自动化染色装备产品研发中心。从2013年首批中国纺织机械行业产品研发中心发布以来,纺机行业共有38家产品研发中心被授牌。评定出的研发中心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对纺机行业技术水平提升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导向作用。
展望2015:出口市场面临机遇
2014年我国纺织行业面临内需市场增长明显放缓,综合成本持续上升以及原料、产能、布局、企业组织等方面的内在结构性矛盾,进入中低速发展的新常态。作为纺织产业链上游的纺机行业,受到的影响十分突出。据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副会长顾平介绍,协会对117户重点企业进行了生产经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企业订货量出现了普遍下降。针织机械企业首当其冲,近80%企业订货量下降;纺纱机械企业紧随其后,近70%企业订货量下降;织造和印染机械企业50%订货量下降;化纤与非织造机械企业相对平稳,半数企业订货量能够持平。
对于2015年的市场形势,大多数企业感到不明朗、缺乏信心。调查表明,五成纺纱机械企业、印染机械企业和化纤与非织造机械企业,四成针织机械企业,三成织造机械企业对未来的走势预计不乐观。
尽管我国纺织机械国内市场形势出现了调整,但出口市场却成为亮点。2014年,我国共向177个国家和地区出口纺织机械31.48亿美元,同比增长24.64%。调查显示,近80%的针织机械企业,近70%的织造机械企业,近60%的化纤与非织造机械企业,近40%的纺纱机械与印染机械企业海外订货量增加。顾平分析认为,印度及东南亚国家纺织产业链完善的需求,在华外商独资企业的出口增加,国内纺织企业在海外投资建厂带动成套设备出口是纺机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随着纺织产业国际间转移加速,近年来国外纺机企业进入中国的步伐加快,国内纺织企业加快国际布局,纺机出口市场面临着较大的机遇。特别是东盟经济共同体(AEC)即将成立,将进一步增强东南亚国家纺织行业的竞争力,我国纺机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出口仍将有较大的增长潜力。数据显示,中国纺织机械对东盟十国的出口额从2010年的3.46亿美元增加到2014年的7.58亿美元,平均年增长21%。
规划十三五: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
今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在即将到来的“十三五”纺机行业该如何发展?高勇分析认为,新常态下我国制造业面临着投资增长后劲不足,融资瓶颈约束凸显等问题,企业经营依然困难。同时国内棉花市场和用棉形势依然复杂,化纤产能结构调整任务艰巨,节能环保约束压力增大,产业布局调整面临新形势、新问题,中小企业生存压力突出,纺织工业的中低速发展可能会贯穿整个“十三五”。对此,纺机行业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并积极适应这种新常态。他特别指出,节能减排的源头在装备。实践表明,纺织行业节能潜力巨大,从某种意义上说,印染等企业的竞争力就体现在节能减排的程度上,而国内纺机企业对此重视程度还不够。目前,国内纺织企业掀起在新疆投资,在海外建厂的热潮,高勇提醒纺织企业以及相关纺机企业也要警惕其中蕴含的风险。
王树田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这也是纺机行业的发展方向。纺机行业唯有技术创新、产业升级、调整产品结构才能适应新常态,走出新常态。纺机行业将继续加快结构调整:开发节能减排设备;加强基础专用件的研发,提高关键零部件和器材的自主化水平;加强纺机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两化融合水平,促进纺机企业的工艺技术进步和机床数控水平。
他指出,随着纺织行业结构调整,纺机市场将更加关注那些自动化程度高、能够节省用工、提升纺织产品质量的节能减排机型,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代表的高端纺机市场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需求潜力。